風險提示 | 防范金融詐騙,筑牢安全防線
“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來臨之際,為提升公眾對自然災害和金融詐騙的雙重防范意識,結合近期典型案例與權威建議,特發布以下風險提示。
Part.1案例概述
2024年5月,張女士被冒充保險公司人員的騙子誘導,以“全額退保”為幌子,收取高額服務費的同時謊稱需要其配合用手機完成最后的退款驗證操作,導致其2.9萬元資金損失。經核實,保險公司從不通過索要驗證碼辦理理賠,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對嚴重不符合市場操作的事項保持警惕。
Part.2表現形式
利用防災減災名義的詐騙不法分子以“防災工程”“應急設施建設”等名義,虛構政府或保險公司合作項目,承諾高額回報,誘導投資者參與非法集資。此類詐騙常通過推介會、傳單或線上社群傳播,利用公眾對災害的擔憂心理實施詐騙。
假冒災害理賠詐騙在災害發生后,詐騙分子冒充保險公司員工,以“快速理賠”為由,要求受害者通過ATM機操作或點擊短信鏈接,盜取賬戶資金。此類詐騙利用了災后受害者急于獲得賠償的心理。
Part.3應對措施與建議
為保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山東國壽財險提示廣大消費者:
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通過官方渠道(中國人壽財險客服熱線:95519/4008695519),核實保險產品與理賠流程,避免點擊不明鏈接或提供個人敏感信息。
保持清醒頭腦:謹慎對待各類保險、理財產品推銷,仔細閱讀產品條款,了解保障范圍、收益情況、風險提示等重要信息,不被高收益承諾迷惑。
保護個人信息:保護好個人信息,不隨意向他人透露銀行卡號、身份證號、驗證碼等敏感信息。如遭遇詐騙,保留相關證據,及時撥打110報警,并向當地金融監管部門舉報。
Part.1案例概述
2024年5月,張女士被冒充保險公司人員的騙子誘導,以“全額退保”為幌子,收取高額服務費的同時謊稱需要其配合用手機完成最后的退款驗證操作,導致其2.9萬元資金損失。經核實,保險公司從不通過索要驗證碼辦理理賠,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對嚴重不符合市場操作的事項保持警惕。
Part.2表現形式
利用防災減災名義的詐騙不法分子以“防災工程”“應急設施建設”等名義,虛構政府或保險公司合作項目,承諾高額回報,誘導投資者參與非法集資。此類詐騙常通過推介會、傳單或線上社群傳播,利用公眾對災害的擔憂心理實施詐騙。
假冒災害理賠詐騙在災害發生后,詐騙分子冒充保險公司員工,以“快速理賠”為由,要求受害者通過ATM機操作或點擊短信鏈接,盜取賬戶資金。此類詐騙利用了災后受害者急于獲得賠償的心理。
Part.3應對措施與建議
為保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山東國壽財險提示廣大消費者:
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通過官方渠道(中國人壽財險客服熱線:95519/4008695519),核實保險產品與理賠流程,避免點擊不明鏈接或提供個人敏感信息。
保持清醒頭腦:謹慎對待各類保險、理財產品推銷,仔細閱讀產品條款,了解保障范圍、收益情況、風險提示等重要信息,不被高收益承諾迷惑。
保護個人信息:保護好個人信息,不隨意向他人透露銀行卡號、身份證號、驗證碼等敏感信息。如遭遇詐騙,保留相關證據,及時撥打110報警,并向當地金融監管部門舉報。